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青谷舞社] [转帖]舞蹈何时摆脱陪衬角色

10
回复
2151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0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在语言和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丰<BR>富的肢体语言进行的。几十个世纪以来,人体四肢创造和<BR>积累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而这其中,舞蹈为“大”,<BR>正因为如此,它被称为“艺术之母”。在我国灿烂的历史<BR>文化中,舞蹈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时至今日,<BR>随着我国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这一“民族之魂”却渐渐失<BR>去了其主导地位,更多地充当起陪衬的角色。这一点,再<BR>次从’99春节晚会上得到印证:小品、相声、歌曲依然是<BR>大头。<BR><BR>    最为明显的陪衬当数伴舞。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文<BR>艺晚会,舞蹈都有“一席之地”,可是,大多都是为了突<BR>出节目的主题,或者干脆为了增强场面的气氛而设立,除<BR>了现场观众以外,电视观众大多欣赏的是一两位歌手的尊<BR>容,而真正的“舞者”,也许是太大众化了,没有在荧屏<BR>聚集的必要。<BR><BR>    也难怪晚会编剧、导演如此安排,如果仅仅以舞蹈的<BR>形式出现,由于“表现手法单一”,观众很难接受,认为<BR>只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没明确地说明什么东西,即<BR>使观看之后,也感到“索然寡味”。<BR><BR>    作为“艺术母体”,发展到如此境地,应该说是非常<BR>危险的信号,因为它已很明确地宣告,舞蹈在艺术中的“<BR>地位”在下降,与观众的距离在逐渐拉大。是什么原因拉<BR>大了舞蹈与观众的距离?是舞蹈本身质量的滑坡?有这方<BR>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BR><BR>    舞蹈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但并非高不可攀,它的成功<BR>还需仰仗观众的认同和捧场。’98抗洪精神颂中的群舞,<BR>把洪魔席卷生灵,百姓顽强抵抗,官兵舍身救人的悲壮场<BR>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人不为之泪眼朦胧,没有人不为<BR>之猛增斗志,这便是舞蹈的效果,舞蹈的力量,这是其他<BR>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人们都熟悉的“孔雀仙女”<BR>杨丽萍,以其炉火纯青的演技,博得了海内外观众的高度<BR>赞扬。他们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其原因何在?这便在<BR>于题材的选拔和人才的培养上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人<BR>的普遍欣赏水平还比较低,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还是必要的,<BR>换句话说,舞蹈不能太抽象,否则百姓看不懂就会近而远<BR>之。<BR><BR>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能歌善舞者超亿人,但是,<BR>真正能成大器者,却寥若晨星。就说遍布都市间的歌舞厅,<BR>有没有舞蹈,有,这些舞蹈大都以“露得多不多”“性感<BR>不性感”“是否令人眩晕”……来作为标准,从严格的意<BR>义上而言,是对舞蹈的一种践踏。有一出国演出不利的舞<BR>蹈女演员,回来被困海南,某歌舞厅想借其名声招揽顾客,<BR>这名女演员前去一看,留下了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恶<BR>心。最终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这不能不说金钱大棒下的艺<BR>术悲哀。<BR><BR>    再说说题材。让人们记忆犹新的《母亲》、《解放》、<BR>《黄河儿女情》、《元宵夜》、《黄土黄》……题材都相<BR>当质朴,与百姓异常接近,且表现手法通俗易懂,让观众<BR>从舞蹈领略出了更多的东西,然而,像这样的舞蹈的编剧<BR>张继刚,在我国“舞坛上”也非常稀缺。<BR><BR>    最近,我翻阅了近年内有关舞蹈的报道,从中似乎得<BR>出这样的印象,我国的艺术团喜欢出国演出,其效果大多<BR>十分令人满意。如去年底,中国的民族歌舞团,在联合国<BR>总部进行演出,场地座无虚席,并且走道上都站了许多观<BR>众,随后又在芝加哥、洛杉矶、底特律等10多个城市安排<BR>了20多场演出,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受到国外观众的<BR>一致好评。像中国的民族歌舞团从海外载誉归来者并不少<BR>见。从报刊的报道中看,中国舞蹈的艺术品位并不低。难<BR>道国内艺术团体只有在国外巡回演出取得成功了才能给予<BR>肯定吗?当然不是。但目前有部分有资本或底气的歌舞团,<BR>总是把心思都用在争取出国献艺,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价值。<BR>笔者认为,我们的舞蹈艺术工作者,根应该在国内,只有<BR>“取之于民用于民”,才能有长久的发展,不要把国内观<BR>众凉在板凳上,观众的爱好需要培养,时间一长,他们会<BR>慢慢地喜欢。<BR><BR>    凭心而论,国内舞蹈展现的空间的确不大,主要是舞<BR>蹈艺术工作者对观众的培养远远不够。目前,各种舞蹈赛<BR>事,国内的、国际的,都能举办得像模像样,但有些却为<BR>比赛而比赛,即使有更长远一点的目光,也是为出国演出<BR>获得几张凭证。无论什么艺术,如果脱离了群众这个艺术<BR>的源泉,即使有一时的繁荣,也是虚脱的繁荣。<BR><BR>    中国舞蹈要想走出陪衬的历史角色,尚需业内外人士<BR>的不懈努力。
发表于 2005-7-2 0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P>[em17][em23]
发表于 2005-7-1 0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走出陪衬的角色的确很难阿。。。。甚至有些不太可能!
发表于 2005-7-10 0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讨厌伴舞!</P>
<>  每次搞晚会,我都要给声乐节目排伴舞,给这个排就得给那个排,还不能有偏向!</P>
<>  烦!</P>[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5-7-22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舞蹈当家成为主流的那天
发表于 2005-7-22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同样期盼着这一天
发表于 2005-7-22 2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可以啊  开个舞蹈专场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05-7-18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成了一种定向了,改变不了的~</P>
zdyain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8-7 0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8-6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大家不懂得欣赏高尚的美  接受不了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