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花鼓灯艺术简介

10
回复
1526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1 12: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崔兴亮 于 2012-4-9 09:05 编辑

花鼓灯,是播布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个县、市,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有舞、有歌、有锣鼓等打击乐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它是中国九亿汉族人创造的最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汉族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民间舞蹈,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的民间舞蹈之一。自古至今,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在世界舞蹈文化的森林中。

      花鼓灯角色繁多,分工细致,主要演员有“腊花”(亦称、“兰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统称“腊花”,是演出的核心成员;男角色一般统称“鼓架子”。

      花鼓灯班子的艺术人员构成一般有锣鼓队、演员、灯头、灯混子。花鼓灯的演出分布“开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对唱、后场小戏等几个部分。

      舞蹈是花鼓灯的主要构成部分,舞蹈中包括“大花场”、“小花场”、“盘鼓”。“大花场”的集体表演的情绪舞;“小花场”是“鼓架子”和“腊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有人物、情节的小舞剧,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盘鼓”则是舞蹈、武术、技巧表演相结合又具有造型艺术特征的表演。

      歌唱部分统称灯歌,多在“大花场”、“小花场”中间由“鼓架子”和“腊花”对唱或独唱,可长可短,即兴性强。

      花鼓灯锣鼓是花鼓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场面锣鼓和灯场锣鼓,具有情绪热烈奔放,节奏形式多变,明快紧凑,感染力强等特点。场面锣鼓可独立存在,单独演奏;而灯场锣鼓则与花鼓灯的舞蹈和小戏表演融为一体,起伴奏和渲染情绪的作用。

      花鼓灯自明清以后,流行区域逐步扩展,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毫州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出现了《游春》、《抢扇子》、《抢板凳》等节目,至20世纪30年代后,陆续出现了像冯国佩(艺名“小金莲”)、陈敬之(艺名“一条线”)、田振起(艺名“小银子”)、郑九如(艺名“小白鞋”)、常春利(艺名“老蛤蟆”)、石金礼(艺名“石猴子”)、杨再先(艺名“小红鞋”)、詹乐亭(艺名“盖九江”)、李兆业(艺名“猫春”)、万方启(艺名“万漏子”)等名家,形成了花鼓灯的兴盛。特别是在安徽蚌埠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凤台县,阜阳颖上县,农民祖祖辈辈、男女老少都玩灯,乡乡村村都有灯班。当时在淮河中游每个乡镇至少都有2个以上的花鼓灯班子,有的达3、4个之多,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盛况。

      但是,由于社会迅速变革,农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和外来文化移入,花鼓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目前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所辖的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市所辖的凤台县等,真正保持花鼓灯原生形态的花鼓灯班子仅存4、5个,已临近消亡!

      1、花鼓灯的历史

      传说产生于大禹时期的夏王朝(距今4000多年前)。中国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是大禹娶妻、治水会诸候的地方。当地涂山有建于汉代的禹王宫,两千年来香火不断。至今,当地仍有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在禹王庙会上跳花鼓灯祭祀大禹的风俗。西汉时期淮南乐舞的风格是奔放,激越而又轻盈曼妙,舞蹈表演有击鼓、击节的完整乐队,舞蹈比较规范,在表演时常常使用一些特殊舞技,充分显示舞蹈抒情、传情、动情的风貌。这些风格和特征在今天的花鼓灯双人舞中仍清晰可见。唐代的“合生”,又名“合笙”,开始只在宫廷内部演出,表演者1-2人,载歌载舞,即兴演唱一些祈祝奉承、歌功颂德的内容,歌词通俗,以逗乐为目的。唐朝中朝,“合生”流入民间。“合生”的表演,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由观众随意点出题目,表演者即兴演唱。今天花鼓灯仍保留这一明显特征,“踩街”、“谢场子”、“打门灯”与其基本相似。宋代上元灯节中关于“舞队”的记载(《京华梦梁录》),其表演程式与今天花鼓灯的“大花场”一样,先由“竹竿子”(花鼓灯称“伞把子”)出场后,“竹竿子”唱一段歌,领着群舞演员在音乐中跳舞出场。队舞女主角“腊花”的称谓,对确定花鼓灯产生的年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今在安徽阜阳的颖上、淮南的凤台、河南的信阳等地区一直称花鼓灯的女主角为“腊花”,意为腊花里开的花,是个十分美丽的名字。而花鼓灯之“灯”,实为灯节(正月十五,上元灯节)上表演的民间艺术。此现象还有许多如大头娃娃灯、莲花灯等等,这些叫法都是自宋代而来。在“舞队”演员分工上,“杖子头”是歌舞的领头人,站在舞队的前面,由演员中技术最高者担任。“竹竿子”类似指挥、导演,后行是担任独舞、双从舞,或与“竹竿子”问答,是演出的主体。这些与花鼓灯演员分工基本相同,“杖子头”相当于花鼓灯“伞把子”,“竹竿子”相当于“鼓架子”,“后行”相当于锣鼓班子。




















发表于 2008-10-11 12: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鼓灯艺术简介

 
本帖最后由 崔兴亮 于 2012-4-9 09:05 编辑

在服装道具设计上,宋代舞队中的女主角普遍在头顶戴花冠,现在花鼓灯的“腊花”依然保留着这种装饰,这在我国汉族传统民间歌舞中是绝无仅有的。“竹竿子”“柄以竹之,朱漆,以片藤缠结,下端蜡漆铁桩,雕木头冒于上端,又用细竹一百个插于木头上,并朱漆以红丝束之,每竹端一寸许,裹以金箔纸、贯以水晶珠。”(宋《乐学规范》)。这与花鼓灯“伞把子”手中伞的形状、做法相似。

      在队形变化和舞蹈技巧上,宋代的民间集体舞,十几人至几十人不等,舞蹈队形的变化有“勾队”、“放队”、“海眼”,一字形、方阵形(姿态有坐有立,变化多端,交叉进行,围成圆圈旋转着进退而舞),相当于今天花鼓灯中的“里罗城,外罗城”、“四马奔槽”、“二龙戏珠”、“鸳鸯阵”宋代的一些舞蹈动作是对武术、杂技的借鉴和揉和,如类似今天的“打虎式”、“骑马蹲裆式”等武术动作,类似“叠罗汉”、“虎跳”等杂技动作,都在花鼓灯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在宋代,用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简单的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已成为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淮南舞”、“民间舞队”在各种场合无数次演出、交流中,形成了花鼓灯。据成书于清代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

      花鼓灯把情节性的双(三)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的出现代表了宋代以来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主要潮流。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花鼓灯已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阳、毫州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

      2、花鼓灯的功能

      花鼓灯是家耕文明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村。逢花鼓灯年过节农民们在麦场田头用竹杆挑起红灯笼,在铿锵的锣鼓音乐伴奏下歌咏、舞蹈,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抒发丰收之后的欢乐心情,其情景十分迷人。之后,它逐步发展成为淮河两岸人民节庆、春会、庙会、红白喜事等传统风俗活动中的一种仪式,一种人们玩乐的形式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灯歌中唱道“玩灯的共有千千万,都是淮河两岸人”,可见当时花鼓灯演出的热闹景象。花鼓灯铿锵的节律和健美的美韵已经融进了淮河人的血液,成为这里民众的生活寄托和精神支柱。

      3、花鼓灯角色的技术特点

      “腊花”上身穿大襟村姑服,下身穿笼裤或裙子,梳独头辫,载一绸球两边缀以约2尺长的飘带至脸侧部,额前系“勒子”。“腊花”使用的道具为扇和巾,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虎口执扇,以各种各样的扇花和步伐表达感情,长于 舞蹈表演。

      “鼓架子”上身着对襟中装,头扎帕巾,腰系彩带,脚穿布鞋。按分工不同,又分:

“大鼓架子”主要表演“上盘鼓”中的叠罗汉,俗称“底座”。

      “小鼓架子”专演“大花场”和“小花场”,长于舞蹈表演、跟头、技巧,有的还能兼唱,为男角中的主要演员。

      “丑鼓”长于唱工,即兴演唱本领强,兼跳舞蹈,演出时身背花鼓,表演滑稽诙谐。

      “伞把子”又称“领伞的”。专工“大花场”中领唱,兼跳舞蹈,表演时手持岔伞,负责全场演出的指挥和调度,分为:

      “文伞把子”长于唱工,主要担负领唱和对唱。每当花鼓灯队伍沿街行进时,均由“文伞把子”领头,称为“涮街伞”。

      “武伞把子”以舞蹈为主,擅长跟头,在“大花场”的演出中以伞为指挥,调度全场演员队形的变化和掌握节奏。

      4、花鼓灯演出特点

      “大花场”是集体表演的情绪舞。人数一般为单数,有七人、九人、十一人等,第一人为“伞把子”,其余“鼓架子”、“腊花”各占一半。表演量,“武伞把子”舞罢,奔至上场门,高喝一声“唉”,引出群舞演员。“腊花”多人各自站在“鼓架子”肩上,手中翻动着扇花、手绢花,或做各种造型姿态,在狂欢般的锣鼓声中鱼贯而出。演出中,“伞把子”一把岔伞指挥全局,“鼓架子”和“腊花”联接转换各种图形,表演热烈、奔放的集体舞蹈,并穿插各人擅长的身段和筋斗,扭、跳、翻、跌等一系列高难度技巧。演到激烈处,众“鼓架子”伴着锣鼓点节奏,常常吹起高亢悦耳的口哨。传统的“大花场”队形,先跳“走四门”,再跳其它图形,有“五朵梅”、“蛇脱壳”、“两堵墙”等20余种。“大花场”舞罢,全体演员在“伞把子”带下跳出场。

[ 本帖最后由 朱娟 于 2008-10-11 12:4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2: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鼓灯艺术简介

 
“小花场”是“鼓架子”和“腊花”的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情节舞,这是花鼓灯舞蹈的核心部分。主要表现男女相互爱悦、嬉戏逗趣的情景。“小花场”也有文武之分,文场以唱为主,舞次之,武场以舞蹈、筋斗、技巧表演为主,唱次之。“小花场”的歌唱以“腊花”为主,“鼓架子”帮腔、陪衬,内容多是即兴编唱。演出中,一般是先舞一段,演员招手,煞住锣鼓,二人站在场中唱,结束后再起舞。在怀远县还流传一种双花场,为两个“腊花”和一个“鼓架子”的三人舞。其中,有“二女争夫”的情节,有戏剧矛盾,表演起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盘鼓”是舞蹈结合杂技、武术等技巧表演。“地盘鼓”为地面上的双人技巧表演。“中盘鼓”,一种是“腊花”站在“鼓架子”腿上,做“射雁”、“斜塔”等各种造型姿态;另一种是双人配合的跟头技巧,如“过山”等。“上盘鼓”是“腊花”站在“鼓架子”肩上,做出各种造型姿态,如“坐肩”“鸭子凫水”等,还有三人以上的造型,如“老鹰叼小鸡”“双挎篮”等等。

      花鼓灯歌唱部分统称灯歌,主要唱调有“慢超牛”、淮调、“卫调”等十余种。曲调抒情、缓慢,而舞蹈则节奏强烈、急速,因而歌的时候不舞,舞的时候不歌,灯歌唱词的基本句子形式为五句一唱段,其基本结构,最常见的铺陈、对比、问答和重叠;灯歌曲调跳跃多,演出现四度、五度、六度或七度音程,并使用滑音进行修饰,灯歌音乐的主要特点为:无论唱句、唱段多少,都在第三句的结尾由锣鼓敲出匡匡1令匡一令1匡01的过门,然后再接着唱。较流行的曲子有《伞把子调》《小鼓架子调》、孟姜女等。

      花鼓灯锣鼓班子至少要有7人组成,使用的乐器以花鼓、大锣、大钹为主,配以小锣、小钹、脆锣。花鼓灯锣鼓音乐的节奏型式多变、欢快高亢、健美而有力度,演奏一气呵成。它的基本节奏型是四二拍,如:押条鼓2/4∣匡匡次次∣,长槌2/4∣匡令匡令∣,撞四2/4∣匡匡∣匡匡∣令匡一令∣匡O∣,以及“凤凰三点头”等等。鼓的演奏技巧变化丰富,跌宕起伏,忽而用重击、轻打,忽而用“压锤”“捣锤”,突然又打响鼓边,充分调动音响、音色效果,造成声音效果上的差别,有效地发挥锣鼓音乐表情性的特点。

      后场小戏有《小圆房》、《小货郎》等。一般是两人或三人情节简单的生活小戏,有的是有情节的对唱,演完小戏,演出告结束。

      5、花鼓灯的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花鼓灯热烈、奔放、敏捷、灵巧、优美、细腻,兼有悲剧和喜剧因素,突出体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集中展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上的主要特点,充分显示了中国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格调。

      花鼓灯是典型的民间广场艺术。它以锣鼓为乐,运用折扇、手绢和花伞,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抒发丰收之后的欢乐心情。

      花鼓灯锣鼓音乐是我国打击东中的精华之一。它节奏鲜明,边打边舞,极富表现力。花鼓灯舞蹈的节奏、步伐、动律产生于锣鼓音乐,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花鼓灯舞蹈兼有南北文化之长,既有北方刚劲爽朗的特点,又有南方柔美的风韵,形成了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美感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2: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子相关图片

 
贴子相关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舞网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3: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多呢  多谢楼主了
发表于 2008-10-11 17: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 shangzhihao 的帖子

 
多多支持花鼓灯!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0: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支持
发表于 2008-11-15 00: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支持
发表于 2009-3-2 17: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鼓灯是好看,八十年代初我们这里老人也常指导年青人跳,五六十岁的人给年青人敲锣打鼓的可精神了。半天下来 也不喊累,后来年青人就都嫌弃这个土都不愿意跳了!!! 不过现在好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花鼓灯又开始火了~ 祝福花鼓灯版块越办越好,支持
发表于 2009-3-14 09: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lxy1258 看样子即了解也热爱花鼓灯艺术,相信有你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我们一起努力,花鼓灯版块一定会在舞蹈论坛的里越办越好!呼唤花鼓灯的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