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花鼓灯研究:论花鼓灯的起源(转帖)

0
回复
784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4 23: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崔兴亮 于 2012-4-9 09:15 编辑




花鼓灯是我国汉民族特有的民间文艺样式。它主要流传于安徽省淮河两岸。因为它来自社会阶级的底层,历来不受主流文化的重视,过去虽然曾经在广大民众中广为流传,但很少有专人去记录它,研究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民间艺术的花鼓灯,在当代越来越体现出它应有的艺术魅力。人们开始关注它、重视它,并从各个角度来研究它。在众多的介绍与研究花鼓灯的文章中,我发现在花鼓灯起源时间问题上的解释是众说纷纭,对起源的时间问题的认识是相差甚远。有鉴于此,我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对花鼓灯的起源时间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解释。
目前关于花鼓灯起源时间的说法有有很多种,从远古说开始,有夏代说、唐代说、宋代说直到清代。前后相差数千年。
从如此多的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花鼓灯的起源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花鼓灯资料保留下来非常少,而使得人们很难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给花鼓灯的起源时间下一个准确的界定。另一方面也同花鼓灯本身发展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从对花鼓灯概念的解释中就能看出。如:
《中国百科大辞典》说:“花鼓灯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淮河两岸。以怀远和凤台为中心,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流派。常在春节至元宵节间活动的集体性民间舞蹈。”
而《中国音乐辞典》中对花鼓灯是这样记载的:花鼓灯,民间歌舞,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的怀远、蚌埠、凤台、凤阳及河南南部等地。河南称“地灯”。花鼓灯有歌有舞有小戏。
对同一个概念,同是权威的解释却有着不同的外延,包含着不同的内容。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花鼓灯起源时间问题的复杂有它的必然性。而花鼓灯起源时间问题的复杂性又同花鼓灯的巨大的包容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后场小戏为例,现代的很多剧种都认为自己直接起源或间接起源于花鼓灯。如:泗洲戏、皖南花鼓戏、凤阳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推剧等。而花鼓灯曾是包含着歌、舞、戏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混合体,仅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就吸收了武术、杂技、劳动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内容的广泛性必然带来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在对花鼓灯的起源问题的探讨之前,首先要对花鼓灯本身来做一个简明的解释。
首先,在花鼓灯历史发展过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期,即解放前的花鼓灯与解放后的花鼓灯。这两种花鼓灯虽然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我们今天看到的花鼓灯是解放后的花鼓灯,基本上是从舞蹈的角度来说的。指的是经过解放后一些专业人员对解放前的花鼓灯经过加工改造过的花鼓灯。准确的说应该叫花鼓灯舞蹈艺术。不管从舞蹈人员、舞蹈目的、以及舞蹈动作本身都有着与解放前的花鼓灯有着质上的区别,而上引的《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花鼓灯的解释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定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现代意义上的花鼓灯舞蹈应起源并形成在1949年后。但这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本文所解释的是解放前在民间的原生形态的花鼓灯的起源。
其次,因为原生形态的花鼓灯是有多种艺术元素组成,那么寻求它的起源必然会遇到以下的问题:是在众多组成元素中抽出某一或主要元素来探讨它的起源问题呢?还是在综合考虑各组成元素的结合情况中来考虑起源的问题呢?其实,不管是从单一元素还是综合考虑实质上都是探求花鼓灯本质特征的问题。从花鼓灯的历史发展来看,花鼓灯中的舞蹈元素无疑是花鼓灯艺术的灵魂,解放后的的花鼓灯舞蹈几乎成了花鼓灯艺术的唯一组成元素。因此本文也将以花鼓灯舞蹈来做为研究花鼓灯起源的一个主要内容。
虽然历史上有关花鼓灯的资料记载很少,但花鼓灯发展的本身却给我们留下研究其起源的踪迹。那就是花鼓灯这种文艺样式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它基本上流行在以安徽凤台、怀远为中心的淮河两岸。因此,本文希望从其舞蹈的独创性、地域性、及花鼓灯的内部组成三个方面来探讨起起源问题。
一、 首先从舞蹈的角度来探讨花鼓灯起源的问题。
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今天我们所了解的花鼓灯基本上是以舞蹈的形式出现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分清舞蹈的起源和花鼓灯舞蹈的起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应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我们不能把舞蹈的起源等同与花鼓灯舞蹈的起源。正如人也是动物,但动物的起源并不等于人的起源一样。因此要了解花鼓灯舞蹈的起源就要先了解花鼓灯舞蹈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花鼓灯舞蹈所独有的风格特征。花鼓灯舞蹈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句话“重心靠右后,走路腰晃扭。脚下梗住劲,传神靠眼瞅。”这是花鼓灯舞蹈区别与别的舞蹈造型的独特之处。如果舞蹈动作的造型没有这种特征,我们可以说,这种舞蹈不叫花鼓灯舞蹈。而花鼓灯舞蹈这种风格特点,追根溯源是来自花鼓灯舞蹈中扮演“兰花”的男演员对过去女性小脚走路的模仿。是男演员脚穿模仿“三寸金莲”的“木跷”。由于脚踩“木跷”小腿收紧,膝不打弯使得短距离的前进步有着一股“梗劲”,在拐弯或跑场中透着一股“溜劲”。由于站立不稳当静止造型时,又需主力腿和动力脚交叉支撑着地,当身体重心后移时,自然形成“前点步”的步态,腰部放松一边顺势自然单出胯又形成了“三掉腰”(三道弯)的姿态。
如果说远古舞蹈起源于对自然与劳动生活的模仿。那花鼓灯舞蹈的起源可以确定为是对一特定群体的行动姿态的模仿。也就是说没有古代女子的缠足,就没有今天的花鼓灯的舞蹈。据《中国情色文化史》结合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缠足部考证认为:“较普遍认为女子缠足是始于南唐,南唐李后主有宫嫔窅娘,纤细善舞,乃命作金莲,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珞,中作品色瑞莲,令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壮,著素袜行舞中,回旋有凌云之态,这就是中国妇女缠足的起源。”①同时《南村辍耕录》中指出:“元丰(宋神宗年号)以前犹少裹足,宋末遂已大足为耻。”从此我们可清晰的得出,花鼓灯舞蹈的产生应不会早于宋末。
二、从花鼓灯的流行区域来看,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的蚌埠市、怀远县、凤台县、淮南市、颖上县为中心的二十多个市县。而其流行区域在过去曾属于凤阳府管辖。提起凤阳就不得不提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就出生在凤阳。做为反元首领的老家,元王朝当然不会放过。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元军曾七洗临濠(朱元璋的出生地凤阳)。千里长淮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民多流亡,十室九空”。于是当朱元璋建立起明朝的政权时‘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洪武二十二年徙迁江南民十四万户于凤阳。洪武二十二年又徙杭、温、苏、松诸府民于凤阳。洪武至永乐年间,明政府曾九次从山西南部太原、平阳二府移民集中到洪洞县,送往安徽凤阳府。从以上的史料看,凤阳地方的文化史在明代是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另外,凤阳在南宋初就一直是处于兵慌马乱之中,如《光绪凤阳府志》卷四兵事篇中记载:“隆兴二年,冬十月金人陷濠州。” ②
另“开禧元年,金泰和六年:十一月濠州安丰军及边屯皆为金人所破。十二月金人自淮南退师留一军驻濠州”③
而花鼓灯的流行区域正好在明凤阳府的辖区内。并且目前并没有发现花鼓灯被其他文艺样式借鉴有超过明代历史以前的记载。因此,从花鼓灯的地域性的特点我们可得出,花鼓灯的起源时间不会早于明代。
三、另外,据“颖上县的一些老艺人回忆,当时民间文艺形式汇集一起,摆成很长的队伍。最前面抬着城隍神,像上罩着黄罗伞,后面接着龙灯、狮子灯、马灯,最后是花鼓灯。早期的花鼓灯是由十几个青少年拌成兰花和鼓架子,跑几个图形,对玩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唱几段民歌。后来,花鼓灯的表演越来越丰富,于是脱离红灯队伍而单独表演,大场上的岔伞就是有红灯队伍最前面的黄罗伞演变来的。”④这条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疑问:
首先,我们可以知道花鼓灯的形成确实是有目的的。它曾是城隍出巡队伍的一分子,并且是有证据的,它明确指出花鼓灯的岔伞就是黄罗伞演变来的。当然它为我们了解花鼓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因为了解了城隍出巡的形成就等于花鼓灯的形成时间。据《中国诸神研究》考证:“为城隍神建庙始于三国东吴赤乌二年(239),为城隍神像始于唐而定于宋,……明代朱元璋封城隍神以“公、侯、伯、子、男”不同爵位,后又废去封号,只称各州府县城隍之神,并下令毁掉塑像,还规定新官上任,必须到城隍庙向神宣誓忠于职守,明成祖朱棣时,又恢复了城隍神塑像,至清不变。”⑤同时他还认为“城隍爷出巡大约是从清朝开始” ⑥另外《续文献通考*群祀考》三记载:“洪武三年,诏天下府子州县立城隍庙,其制高广各视官署正衙,几案皆同。置木主,撤塑像,取其泥涂壁,绘以云山。”结合这两份材料看。城隍出巡最早也应在明代建立后。因为城隍出巡中的城隍是木主。毕竟城隍出巡是每年都要做的事,泥做的塑像是很容易被碰坏的。那么由此我们应得出花鼓灯的产生应不早于明代。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花鼓灯的起源应该有一个从娱神转而变为自娱及娱人的过程。它的产生时间不会早于明代,但由于资料所现,具体的产生时间还有待后人的继续考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