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秦大路 那,那,那,轻灵的舞影,绝美的身姿

3
回复
761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7 0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B>那,那,那,轻灵的舞影,绝美的身姿</B><B><p></p></B></P>
< ><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对古代绚丽舞姿的乱谈</FONT></P>
< ><FONT size=3>秦大路</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每当大路读到金庸笔下的段誉以轻灵曼妙的凌波微步屡屡躲避敌人的追杀时,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这绝世的舞姿,本应放在语嫣身上才合适,却被段誉抢了先。一个养尊处优腼腆胆怯的公子哥儿,在失魂落魄的逃生之际,岂能将一神仙般的精妙舞步,使的轻盈飘逸,进退自如?万万不能!这也只能是武侠作家的杜撰了。“凌波微步”来自曹植的《洛神赋》,赋中说洛神宓妃“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今人如若见到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恐怕所有人都会象曹植一样,对宓妃的“华容婀娜”,早已“令我忘餐”,进入梦幻境界而三月不知肉味矣。</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所以这世上最美的舞蹈,须得女子来完成。男子虽然有时也舞,但大都是剑舞之类,不过是上阵冲杀的延续,劲道有余而美感不足。而且往往是酒后狂舞,桌椅碟筷,乱成一片。要么就是以舞蹈之名来行刺,乱了艺术的境界。譬如楚汉相争时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这样的范例。幸好刘邦的奸细项伯从项羽那边跳了出来,此人艺术境界更差,却声称要把单人舞变成双人舞来助兴。项伯顶住了项庄的一阵狂砍,才保住了刘邦一条性命。刘邦取得天下后,部下武将更是变本加厉,动不动酒后舞剑。一次宫廷盛宴后,这群醉醺醺的武人对刘邦说:“老大,弟兄们今天高兴,能不能舞一会剑?”刘邦也是粗人,说:“好,大家一块来热闹。”武者毕竟不是舞者,于是,只见宫殿内噼里啪啦,一片狼藉,连宫殿的柱子都被砍断了一根。后来大臣叔孙通制订了朝仪,禁止了这些不成体统的行为后,朝堂之上才算有了规矩。可见男子一舞,特别是武人一舞,从艺术的角度看,境界低的就无迹可寻了。这可是史书明确记载的事儿,不是大路胡诌。</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除了剑舞,古时男子在大型的登基、祭祀等活动时还从事一些动作古怪的集体舞表演。比如周天子的著名大型乐舞“八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yi</FONT>)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 </FONT>人为一佾,八佾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4</FONT>人(好象有一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ID</FONT>叫八佾舞)。随着叮叮当当的青铜乐器的奏响,这些男子缓慢整齐的开始舞动身架,表情凝重,举止有度,动作整齐的象现在大型体育比赛开幕式上的集体操表演。估计当时的人也不一定爱看。但它是天子“礼乐”的重要组成,是王权的象征。周天子可以有八佾舞,诸侯、大夫和士人只能是六佾、四佾、二佾这样递减下去。有胆子大的臣下乱了法度,越级在自家后院偷偷跳起了八佾舞,被上头拉去砍了脑袋。渐渐地,对周王朝这类并不好看的简单舞蹈和不动听的原始音乐,人们参与的热情越来越低,到了春秋时代,随着东周王朝的没落,就完全没有人玩了。于是孔子大叹“礼崩乐坏”。</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舞蹈一经女子参与,便从一件鲁直之物变成一颗绚丽明珠。如诗经里的《简兮》有这样的内容,“简兮简兮,方将万舞<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这时,舞和美就完全联系在一起了。可是战国和秦朝时期,所有人都忙着打仗,舞蹈再美也没人看的话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发展了。所以这个时期没有什么著名舞蹈传世,也没有什么著名舞蹈家名世。</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汉朝有两位非常著名的舞蹈家,一个是戚夫人,一个是赵飞燕。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擅长表演“翘袖折腰”之舞。甩袖和折腰是她独有的绝技,动作花样繁复,婉转玲珑。舞时只见两只长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甚至具有视觉韵律美。每当月夜降临,皇宫里众人酒兴正浓,刘邦击筑而歌,戚夫人伴以楚舞,为当时一大胜景。可惜这位一流的艺术家结局极惨。刘邦死后她为恶妇吕后所不容,被吕后这个“人渣”活体肢解为“人彘”,惨不忍睹,把当时的皇帝都吓出神经病来。读了唐朝诗人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再联系她的遭际,就是铁石心肠,也会潸然落泪。古今中外,对美丽最仇恨的,往往就是丑恶。譬如吕后之于戚夫人,慈禧之于珍妃,黑心皇后之于白雪公主,便是明证。</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也是历史上名气很大的舞蹈家。她原名叫赵宜主,自小身轻如燕,一阵清风吹来,便有翩翩欲飞之态,故当时的人称她为飞燕。久而久之反而没有多少人知道她的本名了。这样的人天生就是舞蹈家,舞艺自然十分精湛。她曾开创了一种十分绝妙地舞步,称为“踽步”。走起踽步来,赵飞燕“若人手执花枝,顫顫然”,妙不可言,风也会为之一醉。据传她善行吐纳之术,会通过控制呼吸来减轻体重,能在人手掌托起的水晶盘上翩翩起舞。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么她就是舞林传说中的掌上舞蹈家。吐纳之术是不符合科学原理的,一个人如果能作掌上舞,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太瘦了。或许汉成帝觉得赵飞燕的掌上舞过于象杂技而不是真正的舞蹈,或许汉成帝原本并不喜欢过于骨感过于瘦小的女人,后来赵飞燕渐渐的被冷落了。不甘寂寞的赵飞燕开始偷偷交男朋友,给汉成帝戴了不少绿帽子。到底多少顶谁也不知,总之在真实的数字上再加上一个更大的数字是史学家们的专长。</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的贵妃冯小怜,是一位奇女子。她出身侍女,自小接受过规范的歌舞训练,舞蹈水平在高纬的后宫无人可比。她有一项本领,就是可以把舞姿和按摩技巧结合起来。这种超级马杀鸡三温暖外加艳舞的手段果然把高纬迷的神魂颠倒。冯小怜是个天生的尤物,据说她的身材凹凸有致,曲线玲珑,十分性感。由于冯小怜身材实在太好,高纬觉得不拿她来创收实在可惜,于是就让小怜在大殿里玉体横陈,摆出各种妖媚体态,供臣下参观。当然这是要收门票的,价格远远高于张惠妹演唱会的门票。冯小怜对高纬也体贴备至,就在北齐快要亡国的当口,为了安慰情绪低落的高纬,竟然组织了一个宫女脱衣舞团,在高纬面前大跳脱衣舞。高纬看的很高兴,开心地说:“这是忘忧舞呀!”当然我说的这些,除了冯小怜的美貌和善于歌舞外,很可能统统不是事实,而是文人的杜撰。因为文人历来喜欢在一个亡国帝王背后找出红颜祸水的源头,并添油加醋地把这股红颜祸水弄的浑浊无比,以此来彰显自己“找到了答案”的“智慧”。“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女人,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总有一股祸水”,对这种逻辑我向来是怀疑的。</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舞蹈发展最为灿烂的时期是伟大的唐代。无论哪个方面,唐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完美的时代。唐初,以武功定天下、文德绥海内的唐太宗将《秦王破阵乐》制成大型乐舞,据说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8</FONT>名乐工模拟当年秦王李世民征战天下的战阵,披甲执戟。此舞变化多端,每种变化中包含四个战阵,有来往、快慢、击刺等舞蹈动作,与《秦王破阵乐》音乐节拍相应。据说此舞表演时所有观众见其“抑扬蹈历,莫不扼腕踊跃,懔然震悚”。文武百官山呼万岁,跪倒一片,纷纷说:“此舞皆陛下百战百胜之形容。”当年玄奘在印度讲经时,印度的戒日王问及中国的情况,特别谈到了歌舞,他说:“师从支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玄奘随即口若悬河,盛赞了唐太宗统一华夏、四海宾服的功绩。当讲到《秦王破阵乐》的雄壮歌舞时,戒日王听得十分神往,当即表示:“我当东面朝之”。</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秦王破阵乐》属于大型武舞、健舞。这类舞蹈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另外一种非常著名的由女子来完成的健舞,是公孙大娘的《剑器舞》。杜甫小时候在河南郾城曾见过公孙大娘的表演的剑器舞,五十多岁的时候又看到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的剑器舞表演,十分感慨,写下了著名诗篇《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罐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剑器舞讲究舞者“柔姿雄装”,也就是说,舞者必须要有窈窕的身段和姣美的长相,穿上武服以后,一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英姿飒爽令人为之倾倒。草圣张旭,未出名时有幸观看了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二话不说,回家闷头思考了好几天,终于豁然开朗,书法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能“挥毫落纸如云烟”,笔法里隐隐然有公孙大娘的舞姿在里面,张旭终于成为书法大家。</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初时曾宠爱一位叫江采苹的女子。江采苹最拿手的舞蹈绝活是惊鸿舞。初见玄宗时江采苹表演了一段惊鸿舞,只见她白衣胜雪,舞姿翩翩,缓时如白云飘过,迅时如惊鸿飞起。唐玄宗是个大行家,竟然也看的目瞪口呆。后来
发表于 2004-8-21 09: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喜欢!
发表于 2004-8-21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

 
<>好吧!我在学习。好吧!我在学习。好吧!我在学习。好吧!我在学习。</P>
<>好吧!我在学习。好吧!我在学习。好吧!我在学习。</P>
发表于 2004-8-22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错,支持一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