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美文欣赏] 胶州秧歌之美

5
回复
850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1 0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胶州秧歌的传承人,吴英民扭了数十年的秧歌,仍乐此不疲,他希望在民间艺人对胶州秧歌原生态的展示中,人们能慢慢感受到——

  现住胶州市斜沟崖的吴英民俨然是一个老顽童,自己也称“五十多岁了,长不大”。要说这“长不大”的原因就是他小时候认识了能演秧歌的李老师,并与秧歌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已五十有三了,仍是爱扭、爱唱,乐此不疲。
  前些年,吴英民踏进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当了一把胶州秧歌的讲师;胶州有了秧歌节后,他更是英雄寻到用武之地,在秧歌队里特活泛;最近,在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录里,“吴英民”三个字又赫然其中。而且,在几十年的岁月里,他的秧歌情还“传染”给三个女儿,三女儿还成了胶州秧歌大使……
  师徒关系很严格
  想想这些,吴英民就觉得这辈子没白爱秧歌一场。“我舞弄了一辈子,就是觉得胶州秧歌有别人比不上的美。不信,我就给你讲讲。”于是,在胶州大地上红红火火存在了数百载的民间艺术被这位秧歌迷一一道来:
  在过去,胶州秧歌是有规矩可讲的。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秧歌的“班主”、“秧歌爷”,就是现在说的组织者,就开始选拔大约十四五岁的男孩、女孩组成训练班学戏,行里人说开始“安锅”。这些孩子很苦,鸡一打鸣就起来练基本功,压腿,走台步,早饭后到晚饭前一整天都得排舞,晚饭吃饱后,又开始挑灯学唱腔,一直到深夜。大概学3个月,第二年农历正月初三,他们就开始“包头”(化妆)演出。演啊演,一直演到清明拆班子散伙。
  这像临时搭建的演出团体,为完成演出任务,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那些教舞、说戏、排演的老师多是演员出身,那时认字儿的不多,教的过程全靠言传身教,所以,师徒关系很严格。
  团扇轻摇满袖尘
  山东有三大秧歌,鼓子秧歌豪迈粗犷,很有气势。海阳秧歌是那种欢快奔放的。我们胶州秧歌多是民俗小戏,有“大离别”、“小离别”、“拉磨”、“说媒”、“三怕”、“四劝”、“裂裹脚”等剧目。说个《举大缸》的例子,唱词是:“轱辘(谐音)颤颤悠悠进了村庄,吆喝一声举盆碗,吆喝两声我举大缸,吆喝三声我街头站,扁担寄(方言)在墙头上。王大娘在绣房,呼一声轱子匠,呼隆隆开了门两扇……”有舞有唱儿,还有故事,有意思,百变不俗。
  有故事就要人物,据师傅说,相传有一家人去逃荒,男人身背腰鼓,女人背针线包,男孩打棒,女孩打小钹,边走边唱,一路乞讨,这便是胶州秧歌的前身。后来,胶州秧歌慢慢形成棒槌、鼓子、翠花、扇女、小嫚等五个角色。在清朝年间,一位名叫宋观炜的胶州诗人对他们进行了精彩的描写。
  在扮相上,棒槌身穿紧身衣裤,头戴红缨,脚蹬快靴,手拿木棒。扭起来,舞姿矫健,动作利落,击打木棒节奏脆快,是戏里的武生。宋观炜赋诗说:“登场骤听鼓声哗,簇拥人从面面遮。就里阿浓偏出色,淡红袄子满头花。”
  鼓子这个人物是老生人选,扮相是戴毡帽,带卡胡,穿水袖,是个丑角。要说扭起来,他啊,可以自由地满场“飞”,特点落在舞得风趣、随意。宋观炜说:“小鼓轻摇号货郎,当筵袖舞太郎当。两行红粉生相妒,唐突歌场凭他狂。”
  翠花呢,是个婆子,穿短袄、黑坎肩、百褶长裙,左手拿巾,右手持扇,舞起来泼辣,节奏明快,是老旦一类。宋观炜这样说:“钗荆裙布髻盘雅,缓步长歌卖翠花。几度相逢还一笑,今年春色属谁家。”
  扇女是秧歌里的少妇,穿着短袄裤褂,小包头,右手拿团扇,左手攥彩巾,舞姿翩翩,是青衣角儿。胶州秧歌中最美的舞姿都在扇女身上体现,那个宋诗人说得好:“窄窄红襦稳称身,女儿装束更怜人。纤腰倦舞娇无力,团扇轻摇满袖尘”。
  小嫚是对小姑娘的称呼,诗人宋观炜描写她:“宫扇罗巾学拉花,巧将艳曲按红牙。汗流香粉纷纷落,箫鼓喧阗日未斜。”小嫚是穿裤褂,头结■髻,右手持宫扇,左手拿彩巾,起舞之后轻巧开朗,活泼可爱。
  这五个人的动作在同一旋律里各不相同,屁股的角度,扇子的方向各有说道,这是胶州秧歌特别的地方。棒槌在前,是“开道”的,就像是指挥,拨开人群来声明一下:“闪一下,我们开演啦!”扭起来是往上挑的。鼓子是老头,甩水袖,是场子里最活跃的,动作也是高难度,需要下腰、跌背,有的还需要头顶着地转啊转,那演员会练得秃了顶,我师傅就是这样。那几个女角的道具都是扇子,但动作不一样。翠花是摇扇,前仰后合;扇女是撇扇,因为是小脚,得拿拈那种姿态;小嫚是推扇,舞起来要俏丽。
  三弯九动十八态
  胶州秧歌要通过形体动作来传情,所以讲细节。“三弯九动十八态”就是扭胶州秧歌要达到的水准。具体讲,这“三弯”是扭起来要有三个弯曲体态;“九动十八态”是指头(腮)、肩、胸、胯、腿、膝、脚、大臂、小臂、手等部位的姿态和变化路线。至于那扭起来的效果,简单说就像喝醉一样。古人说:“扇影衣香人如醉,笙歌围住一团春”,形容得很好。
  在胶州举办的秧歌节里,为了表现胶州秧歌的原生态,大摆队、十字梅、四门斗、挖心等几个场的绝活都会被一个一个地展示。这可是200多年结出的硕果……
  ■采访后记
  在讲述过程中,吴英民是十分陶醉的:“光听我说,只能了解秧歌的冰山一角,只有当你舞在其中,才知道它到底有多美。”或许是乐观的秉性使然,吴英民对胶州秧歌充满期待,他认为人们不会将这么美的艺术丢进博物馆。
  不过,在现实中,植根于泥土之中的胶州秧歌虽然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但它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却是在苦苦挣扎。
  现在,扭秧歌的虽然不少,但它只是人们茶余饭后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那种传统的胶州秧歌训练起来非常辛苦,原汁原味的已少见踪迹。再者,因为没有经济效益,真正潜下心研究的人并不多,传承过程中已出现“断代”现象。
  据了解,为留住一线生机,胶州市组织专人对胶州秧歌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除了整理收录传统剧目外,胶州秧歌还作为胶州市文化艺术的精髓在中小学普及学习,文化部门也派出专职辅导教师巡回传授技巧。
  而在民间,一个关于“胶州秧歌剧”的美好理想正鼓噪着吴英民、胡志蕴等胶州秧歌的领军人物,以及一直在该领域默默耕耘的研究者们。他们期待胶州秧歌有朝一日能形成一种充溢着浓郁地方风情的歌舞剧,在青岛、全国甚至是世界的艺术百花园里绽放。
  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众的关注度升温,胶州秧歌节同时启动,而且火候一年盛过一年。秧歌人感觉:那个理想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3上一篇  下一篇4  
发表于 2007-10-21 05: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胶州秧歌就是美
发表于 2007-10-21 1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胶州秧歌,俗称“扭断腰”
发表于 2007-10-21 17: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孤陋寡闻,看上面的文章讲得那么好,真的去好好看看.我们这里在以前曾经看见过车押妹,有点象秧歌,现在很少见了.舞台上的秧歌基本上都是别的地方的秧歌,只能身到不能意到,象胶州秧歌那样能体现本地区的民族风格的民间舞蹈现在确实少了.胶州秧歌有一个好老师继承传统文化艺术.真为他们高兴.
发表于 2007-10-22 00: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发了两遍 ????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有看过    很遗憾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