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转帖]舞蹈艺术在杂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1
回复
902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3><B>舞蹈艺术在杂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B></FONT></P>
<  align=center><FONT size=2>赵兰</FONT></P>
<CENTER></CENTER>
<  align=left><FONT size=2>论文摘要:舞蹈与杂技不是“歌伴舞”的关系,它们共有一个根,都是形体艺术。所不同的是情感和意境是舞蹈艺术的灵魂;而传统杂技表演的核心则是惊险、高难刺激。舞蹈姓“艺”杂技姓“技”,各有自己不同的艺术特征。整体传统杂技更具欣赏价值,更好看,不能简单的为高难技巧披上一层舞蹈外衣,使“舞蹈”游离于杂技节目之外,充当一剂“膏药”。应该深入到杂技节目的结构内部,寻找情感的“链条”,让技巧沿着情感毛线充分启示,使原本一个个惊险,令人眼花缭乱、无序的技巧罗列焕发出一种神韵,一种魅力和时代感。所以,舞蹈在杂技节目中是“血”和“肉”的关系,血肉相融。决不能用“舞是舞杂是杂,开头用舞,中间杂技,最后舞的俗法去套。舞蹈和杂技的结合是“艺”和“拔”的结合是人类充分利用自己身体条件,走向艺术高峰的必然之合。</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舞蹈作为视觉艺术,其强烈的形体艺术特征和功能的优势,是其它姊妹艺术所不具备的。在如今的声乐、戏剧、话剧、小品等艺术表演中,经常可以看到“舞蹈”穿插其中,发挥着它独特的形体语言特长。这说明,姊妹艺术需要舞蹈的张力,需要它震撼心灵的感染力。</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中国杂技素以真功夫、高难度见长,但是,仅凭真功夫在舞台上很难有鉴赏性和艺术性。难怪有人曾形容中国的杂技是一流的技术、三、四流的编导,使得具有传统高难技术水平的中国杂技在国际市场上难觅高价位。</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不知从何时起,中国杂技艺术开始大胆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特别是杂技与舞蹈的结合,从最初寻求简单的包装、到深入挖掘艺术共性;从一开始在杂技界小打小闹、到轰动整个舞蹈界,作为一个30年的舞蹈工作者,这一现象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一旦舞蹈艺术有机地介入杂技艺术,会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新感、受,新审美,会极大地提高杂技艺术的感染力,提高中国杂技的艺术品位和整体形象。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努力寻找二者最真切、完美的艺术整合,做一次有益的尝试。</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舞蹈与杂技的关系</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说来也巧,从1996年冬季,我受郑州市文化局的委托,借任郑州市杂技团导演,为该团学员队编排一组新节目。其中“少女飞车”准备参加1997年11月份“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的比赛。</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作为节目编导,我需要摆正舞蹈艺术与杂技艺术之间的关系。首先,舞蹈与杂技不是“歌伴舞”的关系,它们共有一个根,都是形体艺术。所不同的是,情感和意境是舞蹈艺术的灵魂;而传统杂技表演的核心则是惊险、高难、刺激。舞蹈姓“艺”’,杂技姓“技”,各有自己不同的艺术特征。想使传统杂技更具欣赏价值、更好看,不能简单的为高难技巧披上一层舞蹈外衣,使“舞蹈”游离于杂技节目之外,充当一剂“膏药”。应该深入到杂技节目的结构内部,寻找“怀感的链条”,让技巧沿着情感主线充分展示,使原本一个个惊险、另人眼花缭乱、无序的技巧罗列焕发出一种神韵,一种新的人格魅力和时代感。所以,舞蹈在杂技节目中是“血”和“肉”的关系,血肉相融,决不能用“舞是舞、杂是杂,开头用舞,中间杂技,最后又舞”的俗法去套。舞蹈和杂技的结合是“艺”和“技”的结合,是人类充分利用自己身体条件下次向艺术高峰的必然之合。我的任务是:将两年前的“少女飞车”进行彻底改造,赋予此节目崭新的艺术生命。为了摆脱传统“车技”的老套,节目曾在音乐上大胆采用“西班牙斗牛士”的音乐形象,便我认为这远远不够,为什么不能整个改变形象?从造型到背景环境,把整个舞台营造成一个热烈沸腾的“斗牛场”、把一辆辆飞车想象成一头头狂荡不羁的野牛、把飞车姑娘变成一个个勇猛的“斗牛士”?抓住情感和意境这个灵魂,选用牛仔味十足的西班牙风格,夸张搏击和活力,渲染热烈兴奋的情绪,使惊险传统的飞车杂技表演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创新是艺术生命的热源</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在创作实践中,我用舞蹈编导的视角和思维观察杂技,对节目进行重新结构和定位。把“少女飞车”改为“集体车技”。主题意境确定之后。我必须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说服观众,让观众和我一起活跃在沸腾的“斗牛场”。这个理由就是“编导手法”。</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用什么手法,使挑剔的观众接受我的设定,随着中国姑娘的身影、异国情调的音乐、展开“斗牛士”的狂想呢“首先在表演结构中必须消灭传统杂技的断层,抛弃技巧的堆砌。我采取最常用的A+B1+B2+A的表演结构,前呼后应、流畅明快、风格统一、一气呵成。无论是舞蹈设计不是杂技技巧,都围绕“斗牛”的情景主线,充分发掘形体语言的情绪功能,在编排中,尽量为高难技巧动作搭好“情节桥”,利用上下车的时间差和上车前后空隙设置舞蹈语言、利用各种形体角度制造出强烈的斗牛场氛围。同时训练所有的杂技演员学跳“西班牙舞”,做到节目从壮举到尾“舞不间断、技巧不间断、高潮不间断”。自然,观众的掌声和热烈情绪也不间断。我清楚地记得在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各国评委几乎都站起来为这个节目鼓掌叫好的情景。</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为了强调斗牛士的形象特片,我们尝试改变习惯的上车动作——追着车子跑。让“小勇士”们夸张“斗牛”情节,迎着车子从正面上,力求突破传统,变革创新。为使演员形象更准确,我们又大胆采用了夸张的“牛仔帽”。虽然画龙点睛的帽子给飞车技巧中的翻腾倒立、钻来钻去增添了难度,但同时也增添了新意。演员们在每天的训练中必须戴着帽子,把不掉帽子作为完成技巧的一部分,熟练掌握每一个细小环节。、通过近一年的刻苦磨练,达到了在演出中车上车下腾越翻飞,而帽子始终俏皮地斜戴在演员头上。“牛仔帽”在一组组技巧、一组组舞姿、一组组造型中闪现,将“斗牛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阳翰先生说:“技巧一旦经过了艺术构思,经过了艺术劳动,就有艺术的因素在里面,就产生了巧。”</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诚如斯言,“集体车技”在参加97年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比赛中一举夺得金狮奖第一名,并获艺术最高分。它的成功,在于舞蹈艺术和杂技技巧的有机结合,在于编导强烈创新意愿的充分体现,它发挥了舞蹈艺术的情感功能,为杂技技巧搭置“情节桥”,得到了国际杂技权威的一致认可和赞扬。</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俄罗斯的“天鹅湖”历经百年而不衰,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活力与魁力,关键是他们能根据各个时代人们欣赏趣味的变化而变化,在艺术表现手法和精神气质上能及时跟进。一个节目创作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完美”,它还必须在实践中磨合、协调、改变,必须经历第二、第三创作的阶段,这正是提高艺术品位和质量的珍贵历程。</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时代在飞速前进,一次艺术实践的成功,只能代表过去。我相信,人类对形体艺术的追求,会促使艺术家们更加执着地寻求“艺术杂技”,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杂技艺术”。非常庆幸,我作为一个舞蹈艺术工作者,在中国杂技走向艺术化的进程中,留下了一个清晰的足迹。</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在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的年代里、容不得艺术家丝毫的懈怠与僵化。不断地创新,才是艺术永远的精髓,才是艺术家永恒的义务和责任。</FONT> </P>
发表于 2005-1-25 0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知识了~~
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