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原创投稿] 张丹丹:脚尖舞出“仙女”梦

0
回复
1089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8 2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历:1978年进入中央芭蕾舞团,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主演了中芭几乎全部保留剧目:《天鹅湖》、《吉赛尔》、《唐·吉坷德》、《罗密欧与朱丽叶》、《鱼美人》、《林黛玉》、《杨贵妃》、《雁南飞》、《红色娘子军》等。1994年,离开中芭回广州组建广州芭蕾舞团,奋斗十多年,让年轻的广芭跻身全国一流艺术院团之列。连年获得文化部表演奖、优秀演员奖,获得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从广州跳到中央芭蕾舞团。

很难相信,在13岁之前,张丹丹从来没有跳过舞,即使她后来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芭蕾舞女演员之一。这位广州长大的女孩子,初时只看过样板戏,她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天鹅湖》,什么是《吉赛尔》,最喜欢的节目是《红色娘子军》,觉得特别美、不可思议,自己就去考广州歌舞团。

主考老师是北京芭蕾舞学院过来的,本来想在广州组建芭蕾舞团,她们很犹豫要不要张丹丹,她长得不是很漂亮,太矮、个子小,但她具备了三长一小的外形,其他如柔韧性、外开、膝盖、锁骨、脊椎包括肌肉等等,外加反应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都与芭蕾舞演员的要求非常符合,她被录取了,她的条件实在太好了。

进歌舞团2个月,张丹丹就成了《白毛女》的领舞,她转圈的时候,脚尖立得像钉子,那个难度很大,如果放在现在,艺术学校四年级的学生才做得完。张丹丹在南方的舞台跳舞,梦想的舞台却在北京,她想进中央芭蕾舞团,但只是一个梦。一位北京舞蹈学院来的老师看到张丹丹:这女孩的外形这么适合芭蕾,放在民族舞的团队里却显得很突兀,干嘛不去跳芭蕾呢?当年广州没有芭蕾舞团,老师帮她联系北京舞蹈学院,张丹丹背起铺盖卷儿就上了北京,她不是科班,那时是1977年,张丹丹18岁。在学校,她学得很努力、跳得很认真,后来,凭着优秀的专业和可爱的性格,真的进到中央芭蕾舞团去了。



2:她一直跳,一年又一年,舍不得离开芭蕾舞台。

张丹丹在中央芭蕾舞团跳的第一支独舞是“缅怀周总理”,不是科班的新人,没在中芭领过舞,直接就跳了独舞。1978年,四人帮时代过去了,国门打开,张丹丹在中芭也就一学生模样,当时来了法国专家,一边排《拿波里》、一边排《希尔维亚》,两个专家一边一个抓住她的手,都在争她。而张丹丹从没有跳过舞剧,特别是法国的舞剧,她一点基础都没有,什么都不懂,也就什么都不怕。

那个年代留给张丹丹特别美好的印象,它充满了激情与幻想,很可以做梦,梦想都可以变成现实,当年在台下看《红色娘子军》,就开始对脚尖的舞蹈着迷,还有舞美、灯光、音乐、造型……看得灵魂出窍。练功是很苦的事情,有的人很娇气,但张丹丹就是爱跳舞爱得不得了,觉得跳舞的时候最有意思,最好玩。下乡演出的时候,她五点钟就自己起床,到打麦场练功,根本一点环境条件都没有。很多人跟着命走,她不是,她也不知道练得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目标,就是爱跳舞,否则她不会练到脚尖一立起来一溜几个圈,“真的,到现在,我都没见到过。刚开始教课的时候,我都不会教,我不能理解她们练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不会转圈,当然这些有天分也有勤奋,搭在一块儿了,所以后来机会来的时候,我就没有把自己给废了。”张丹丹说。



在北京的那些年,张丹丹很幸运,一直都来很多专家,排完《希尔维亚》排《吉赛尔》,再排《罗密欧与茱莉叶》,她一直跳,一年又一年,舍不得离开芭蕾舞台。很多女演员非常出色,但是就是舍得离开,练了这么多年功,好不容易排好一出剧,成名了,够了,不演了,结婚生孩子去了……她却是舍不得;别人经常有各种托词:我发烧了、心脏病了……她没问题,只要属于她的场次,就绝对不让别人演,哪怕她真是在生病。中芭都知道她是特别好用的老黄牛:只要有张丹丹在,领导就踏实了。芭蕾舞演员哪有没伤没痛的?体力非常重要,没人愿意栽在舞台上,有时腰坏了,走不了,不能弯腰,不能拿东西,肯定也不能上台了,可是领导说:不用怕,到时候她肯定可以好,肯定能上台。


在那个年代生活,,她总是去买最便宜的菜,做一餐最便宜的饭,吃完就去演出,演出的负担那么重,一场演完又没有钱,人家说:“那些虚名虚利你要来干嘛?”因为她当时支撑腿骨折了,领导还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她,她这么爱跳舞,知道了会不会崩溃?那时中国人娱乐项目少,没有电脑、美国大片,芭蕾舞的观众很多,中芭总是到处做巡回演出,听着《天鹅湖》这么美的音乐,跳得她都恶心了。有一回跳完白天鹅,腿疼得不得了,她把自己裹在幕帘子里头,死活不肯出来,打死都不想出来。有一位老演员劝她:“假如这是你最后一场舞,以后再也不能跳了,你会怎么样呢?”张丹丹醒过来,“能跳就跳吧,哪天你真的不能跳了,不就遗憾死?!到北京来不就是为了跳舞吗?”虽然很苦,但是回想起来,那一段日子真的很美好,心无旁骛,一心泡在跳舞里头。

很多东西造就了张丹丹的与众不同,中芭给了她很多机会,她自己也争取了不少,她的坚持很多人理解不了,刚进中芭时,都20岁了,不是科班出身,所有人都觉得她根本没指望了,所以她说:“张丹丹是没前人也没后人,是那个特殊的年代和环境造就了我。”后来中芭说,我们这里怎么个个都这样?能不能再招一个张丹丹那样(条件好又玩命跳舞的)的人?好多条件非常好的演员都离开了,因为她们有更好的生活,张丹丹一直觉得,能够坚持下来的人,真是非常可贵。

3:喜欢《红菱艳》,自己就像佩姬。

1948年,英国出品了一部备受赞誉的经典影片《红菱艳》,讲述一名芭蕾舞女演员的痛苦抉择,她必须挣扎在一个具有强烈占有欲的音乐天才和一个排斥爱情的制作人之间,她的舞蹈不是才华的炫耀,而是情感的体现和升华。女主角佩姬是爱舞如命,当舞蹈团团长莱蒙托夫问她为什么要跳舞时,她的回答是:“就像你为什么活着。”而莱蒙托夫认为:“没有一位伟大的舞蹈演员可以去享受常人的爱情。”


张丹丹很喜欢这部电影,一直保留着它,说到影片,她的话语滔滔不绝,对不管是影片中或是现实中的每一位人物如数家珍:“几个人物都刻画得非常精彩,对喜爱芭蕾的人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真喜欢芭蕾的人,就像佩姬一样,停不下来,停下来就很难受。看完电影我就想,今后一定要当莱蒙托夫,把优秀的舞蹈演员、音乐家、美术家组合在一起,给他们一个舞台,做好的东西。”

1994年,表演事业正处颠峰的张丹丹离开中芭舞台,受广州市委、市政府委托,回家乡组建广州芭蕾舞团,她又一次跃上机会和风险的浪尖。在租借来的临时团址上,张丹丹舍弃过去,开始学习做团长、艺术监督、排练者、导师,也开始学习做一个合同制演员。她的莱蒙托夫似的团长生涯带给她很多烦恼,每天要处理很多繁杂琐碎的公务,“你不能做梦,一点梦也不能做,我真的很痛苦,这个团长当得我,从来没这么痛苦过。”做了10多年团长,张丹丹还是不得不抱怨这些。《红菱艳》似乎不能成为张丹丹个人命运的写照,现实生活中,她在每一个阶段扮演过不同的角色,过去扮演佩姬,现在真做成了莱蒙托夫,组建广芭就是在做莱蒙托夫,她说中国实在需要这样的人,而且越多越好。



4:芭蕾早就不同以往。

怎样做出广芭自己的特色,一直是团长张丹丹在思考的事情。既然能够把《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搬上台,说明洋芭蕾应该能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应该是有观众的,而这种结合,也不是从张丹丹开始做的,在此之前,我们国家已经做了50年,组建北京舞蹈学院的时候,老毛子专家教芭蕾舞的同时,开了师资班和编导班,非常有先见之明,他们很有想法、很负责地帮中国建立芭蕾舞体系。他们知道一定需要剧目,需要好的教员,不可能永远请俄罗斯专家来上课和编舞。

当年在中芭,总是有很多演员恨不得自己天生就是黄头发和蓝眼睛,但是张丹丹不会,她骨子里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中芭排《杨贵妃》、《林黛玉》等等剧目,他们觉得张丹丹有抒情气质,可以跳诸如《吉赛尔》之类,就是不能跳《红色娘子军》:戴上帽子比她的脸还大,穿上短裤腿这么细,哪儿像个兵啊?!但是张丹丹确实很有自信,她跳得太好,连《雁南飞》都敢跳,虽然她一点不像个东北大嫂,一点不像同名电影里面的思琴高娃。《雁南飞》排出来之后,是张丹丹拿的奖,所以她一直是中芭编导最乐意合作的演员。

说到广芭,张丹丹觉得要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一定要有《天鹅湖》等剧目,一是为了跳给中国人看,二是为了建设队伍,必须跳好这些东西,才能成为具有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团队。芭蕾舞和一切艺术一样,如果没有大师、没有好的作品和流派,观众谁要看你?广芭组团之初,跳的很多都是简易版,难度高的跳不了,比如会去请一个俄罗斯专家,编一个简易版的《葛培莉亚》,那时的广芭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但是很稚嫩。不可能老是拿《天鹅湖》出去给观众看吧?多少团在跳《天鹅湖》啊,从学生就开始演了,5年级就开始跳白天鹅了。现在中国的芭蕾舞在突飞猛进,演员、老师和训练都越来越出色。张丹丹说,现在回过头去看乌兰诺瓦的表演,觉得很吃惊:这就是乌兰诺娃?就是我最崇拜的乌兰诺娃?真是不可思议!但是当时她就是跳成那样。时代发展得真是快,芭蕾舞也是,往高、精、尖那儿跑,跑得太快太远了。

5:排演中国第一部《仙女》。

时光倒流回1832年3月12日,意大利明星玛丽·塔里奥尼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芭蕾舞剧《仙女》,废弃了传统芭蕾掩臂缚颈、遮盖人体线条的服装,穿上短袖袒颈的白色纱裙,并首次用足尖鞋跳舞。她的足尖轻轻掠过,轻盈得似空中飘浮的一朵白云,把仙山西尔菲德脉脉含情的神韵表现得似梦似幻令人痴迷,从此开创了芭蕾女演员用足尖跳舞的历史。

2007年4月、7月,广芭携手法国著名导演,排演法国版《仙女》。

张丹丹有“《仙女》情结”。第一次看《仙女》时,张丹丹还在中芭,那时就傻眼了:精致、浪漫、优雅、飘逸……“这真不是人跳的,自己只有崇拜的份,不可能有跳的机会。”曾经有一次,她在法国一个芭蕾舞比赛上当评委,特意去拜望当时跳这个舞的演员,希望邀她来排《仙女》。但12年前的广芭刚刚组建,没有能力跳。这些年来,排练《仙女》成了张丹丹的梦想。

这台舞剧到底难在什么地方?“首先,人要演成精灵是不食人间烟火又有感情的精灵,需要设计很多舞步才能达到那种状态。群舞也是这样,假如有半点俗气,给人笨拙的感觉,就会失掉轻盈灵巧,这是很考人的。”张丹丹说。法国学派向来以严谨、大方、优雅著称。剧中,仙女一会从树上跳下来,一会从灶台上消失,为了在舞台上呈现这种戏剧性效果,需要设计很多机关。仙女在丛林中飞来荡去的动作尤其困难,需要像拍武侠片一样吊钢丝……

如果是老版——丹麦版的《仙女》,张丹丹觉得没这么惊喜,那是个简易版,但是法国编排的这个新版本非常非常难,如果不是法国专家来看过演员、舞台和演出,绝对不会把版权卖给广芭,排都不会让你排,给你排完了,他的《仙女》就毁掉了。法国老头皮埃尔·拉考特已经70多岁,一天到晚盯在现场,一做一个动作就“NO!”、一做一个动作就“NO!”,团员都快疯了。广芭是俄罗斯专家打的底子,多年来也接触过世界各种流派的专家,但是法国人非常讲究浪漫主义的特性,假如广芭捕捉不到、表现不出这种特性,观众一定不会觉得《仙女》超难和神奇。张丹丹很清楚,中国的芭蕾舞从《红色娘子军》开始,中国人容易把芭蕾舞跳得很土,她希望通过《仙女》,慢慢地可以让原剧目的风格得以保留,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或者现代主义都有各自诠释的方式,要成为好的芭蕾舞团,一定要这么做。

“广芭每年都出国,我们出去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看,我们的古典芭蕾是什么?中国芭蕾是什么?要是10年都看《天鹅湖》的话,中国观众也疯了,虽然观众都喜欢看‘四小天鹅’,因为它非常经典,没有一个人可以改编成功,一个动作都改不了,但不能只给观众吃这口饭啊。”张丹丹说。当年看《仙女》,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自己也是跳芭蕾的,只觉得自己的腿好笨,根本跳不出来,痛苦得不行。如今广芭有能力跳这么优美的《仙女》,令她这位团长十分自豪,在中国,还没有其他的团队排演这个版本。

尾声:张丹丹一直说,大多数中国人其实还不会欣赏芭蕾。欣赏芭蕾需要一个氛围,剧场也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表现和社交场所,观众希望在里面心平气和地观赏一台高质量的演出,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向朋友展示自己的品味、穿衣打扮和气质言谈,芭蕾的剧场就应该是一个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和舞台,芭蕾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台上台下气氛才能融为一体,互相呼应。这些不光是中国观众的梦想,也是每一位芭蕾舞演员的梦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舞网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