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精评] 提高对舞蹈作品的审美意识(一)

0
回复
1182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2 2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舞蹈作品是舞蹈家的审美意识和社会生活撞击、熔铸后所产生的物化形态。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家孜孜以求并运用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努力创造,藉以打动人心的就是那飞舞流动的舞蹈艺
    舞蹈作品是舞蹈家的审美意识和社会生活撞击、熔铸后所产生的物化形态。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家孜孜以求并运用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努力创造,藉以打动人心的就是那飞舞流动的舞蹈艺术美。由于舞蹈艺术美的源泉—自然美与社会
美的无比多样性;由于不同舞蹈家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以及审美理想的千差万别;所以由不同舞蹈家创作在不同舞蹈作品中呈现出的舞蹈艺术美的形态也是丰富多样的。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舞蹈家创造潜力的发挥,由舞蹈家创造出的舞蹈艺术美的形态也将不断发展越来越丰富多样。因此,当我们将舞蹈作品 )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剖析的时候,就不能不对舞蹈作品所展示的舞蹈美的各种形态加以注意,通过类比研究,看看这些美的形态是如何表现其本质的,这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舞蹈作品外部形态和内在本质的关系。
    根据舞蹈艺术发展的现状,我们把舞蹈美的形态,分为四类十型。即:优美(舒柔、欢畅),壮美(雄壮、崇高),悲剧美(悲壮、悲哀),喜剧美(滑稽、讽刺、幽默、诙谐)。现分述如下:
                                                           第一节   优美
    优美.即优雅欢悦之美。是一种柔性的美,以和谐、协调、均衡、统一为其特点。是美的常见形态,也是舞蹈美的最多规的形态。因此,人们平时所说的舞蹈美,通常指的就是优美。优美的特征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相互谐调,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统一的产物。从美的现象形态所引起的审美感受来说,优美给人一种柔和、愉悦、舒适和心旷神怡的感受。这种审美感受属于顺受的形式,它使人自始至终处于亲切、舒适和欢愉的心理状态;欣赏这种舞蹈美,观者心理情绪波动较为平缓、自由而和谐。舞蹈中的优美形态,是(   )社会生活和舞蹈作者在创作实践中,经过主、客观的矛盾对立达到统一、平衡、和谐,表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美的本质,简单来说也就是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在舞蹈作品中的一种艺术反映。优美,还可分为舒柔和欢畅两种类型。
    一、舒柔
    舒柔,具体表现为轻盈、柔媚、秀丽、娇巧……等等。在我国文论和画论中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之分。所谓阴柔之美,广义地说是优美,狭义地说就是舒柔。古人形容它如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等等,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称之为“秀美”。这一类的舞蹈形态不胜枚举:身轻若燕,能作掌上舞的赵飞燕所表演的舞蹈可以算作一种典型。传说汉成帝曾令宫人托一水晶盘,让赵飞燕在盘上舞蹈;又说一次当她给皇帝表演舞蹈时,忽然一阵大风卷地而来,时值飞燕扬袖而舞,给人以她会乘风飞去之感。身体比赵飞燕重许多的杨玉环,虽不能作掌上舞、盘上舞,但她却能( )以华美和富于变化的舞姿,创造出一种“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的意境。汉族民间舞安徽花鼓灯也以轻巧作为审美要求之一,将这方面有高超技巧的艺人和动作称作“水上飘”、“风摆柳”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出现了许多以舒柔之美见长的抒情舞蹈,有的直接表现了美好的社会生活和舞中人物对新生活的美好感受和憧憬,如《中国革命之歌》中的《春回大地》,傣族独舞《水》.朝鲜族舞蹈《看水.员》、《青山绿浪》,汉族女子独舞《采桑晚归》等;有的表现了幸福的爱情,如《花儿与少年》、《春江花月夜》、《版纳月夜》、《草原晨曲》等;有的采用托物言志、缘物寄情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情怀,如《小溪、江河、大海》等。这类舞蹈在小型舞蹈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创门能给观众以轻松、谐和、愉悦的美感享受,所以很受群众的欢迎。
    二、欢畅
    欢畅,是比舒柔内在有更多的热情.外表有更多热烈气氛的一种美的形态,也是舞蹈艺术的传统形态之一。古人在论述舞蹈的功能时就有“舞以达欢”、“舞以象功”的说法。这种“达欢”和“象功”都表现出一种欢畅的美。这类舞蹈的特色是欢快、舒畅、红火、热烈,常用以表现狩猎成功、作物丰收、战争胜利,为神、为人歌功颂德。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舞蹈纹彩陶盆”上,绘有手挽手的三组舞人,整齐一致地舞蹈着,从他们轻盈的舞步、跃动的舞姿中可以看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显然这是一个欢畅而热烈的集体舞,由此可见,表现欢畅心情的舞蹈形态历史很悠久。再就是我们从《诗经》中也能看到不少歌舞欢悦的场面,如《宛丘》中描写陈国民间舞蹈的诗句:“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人们不分寒冬和酷夏,随着咚咚的鼓声,手里拿着长长的羽毛,在尽情的舞蹈着。这不是一幅热烈欢畅的舞蹈场面吗?其实,这类舞蹈形态十分普遍。汉族地区的“龙灯”、“狮舞”、“高( )跷”、“秧歌”,少数民族地区如苗族的“芦笙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傣族的“嘎光”、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阿细人的“跳月”等均是。在今天创作的舞蹈中,远如50年代初期的《红绸舞》、《龙舞》、《鄂尔多斯舞》,近如80年代《中国革命之歌》中的“祖国晨曲”、女子独舞《心花怒放》、儿童舞蹈《观灯》、民间舞《欢腾的鼓乡》、女子群舞《笑哈哈》等,虽然它们用的舞蹈语汇及其所展示出的风格迥然有异,但从美的现象形态来看都属于欢畅美。
    在表现一( )种欢悦的情绪,并把这种情绪通过动态形象直接给观者以传感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比得上舞蹈艺术,这也正是许多艺术形式如戏曲、话剧、歌剧、电影等往往在场面和情绪最热烈的时刻要求助于舞蹈的原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国人类学家、艺术史家格罗塞才说:“原始的表现。”①
    总的来讲,优美(包括舒柔和欢畅)不论其程度如何,均以
谐调、统一为其特征,这种美感属于顺受形式,“看去无何等的
威压,无何等的狂暴,无何等的冲突,又无何等的纠纷。只是极
自然地、极和柔地、却又极庄严地、仿佛明月浸入一般地有一
种适情顺性的情趣。”②
                                                     第二节  壮  美
    壮美,即雄壮的美和崇高的美,是一种阳刚之美。具体现象形态有:雄伟、恢宏、粗犷、刚健、豪放……等,以斗争、对立、矛盾冲突为其特点。古人把这种美形容为如雷霆电闪、如长风出谷、如崇山大川、如骏马奔腾……等。从审美心理活动来看,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在对着‘雄伟’事物时,我们第一步是惊,第二步是喜。”“山的巍峨,海的浩荡,在第一眼看到时,都要给我们若干震惊,但是不须臾间,我们的心灵便完全为山海的印象占领住,于是仿佛自己也有一种巍峨浩荡的气概了。”③
    壮美这种形态在舞蹈领域可分为雄壮与崇高两个层次。
    一、雄壮
    雄壮,我国历史上常将舞蹈按其气质和形态分为两类:文舞和武舞,或软舞和健舞。一般来说,文舞和软舞属于柔性的、相对静态的阴柔之美,而武舞和健舞则属于刚性的,相对动态的阳刚之美。这类舞蹈的美学特征是雄伟的气势、激越的情感、强烈变化的动态和超绝高难的技巧。相传上古时期,尧、舜与有苗征战,旷日持久,难决雌雄。于是,当时尚在舜属下的禹,就训练兵士操练干戚舞,这种舞蹈所表现出的雄伟气势和昂扬斗志,给有苗以很大的威慑,于是有苗降服了。另一则传说是:刑( )天与天帝争雄,被天帝战败砍掉了脑袋,但他仍不屈服,于是他以乳为眼,以脐为口,手舞干戚,继续战斗。这位英雄虽然失败了,但是他手舞干戚不屈战斗的形象,却给后世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晋代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感慨不已,写下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在印度恒河流域居住的散塔尔人,在出征前和胜利后都要跳“战争舞”:当夜幕降临之后,人群中点起了火把,从部落里挑选出来的优秀青年们,一个个半裸着身子,缠着腰巾,脚跺上戴着铃挡,组成数里长的圆圈队形,舞蹈者手持剑和盾,有力地向空中挥舞,粗犷的动作和狂野的旋转,配合着鼓声、号角声、尖叫声,在熊熊火花的映照下,显示出雄壮的舞姿和矫健的身影……这些都是原始状态的舞蹈。①随着历史发展,舞蹈成为一门艺术形式之后,舞蹈家们将生活中的这种美的形态加以提炼,创造成艺术品,如我国古代的《大武》、《破阵乐》、《剑器舞》等均属这类形态的舞蹈。今人创作的《进军舞》、《盾牌舞》、《马刀舞》、《大刀进行曲》、《士兵进行曲》、《奔腾》等可以说是这类舞蹈形态的继承和发展。这类舞蹈的审美特征大致有以下几点:
    1.雄浑的气势
    如《破阵乐》,舞者有120人,身穿盔甲、手持战器,舞蹈队形是前有战车,后有军队,进行中不断演变出各种战阵。伴奏用大鼓,合着雄壮的歌声,具有浓厚的战斗气息和粗犷雄伟的气势。
    2.强烈的动态和高超的技巧
    诗人杜甫回忆公孙大娘舞剑器时的情景: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骏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当公孙大娘舞动剑器时,好像后裔射日时那样的光芒四射,又好像神龙飞 )翔时那样变化无穷,舞蹈起动时就像电闪雷鸣那样迅速,而收势静止时就像平静的海面那样深沉稳定。可谓是出神入化的描写。
    3.有很强的艺米感染力
    杜甫写作这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时已五十五岁,距他回忆的事件已过去了五十年。诗人颠沛一生,虽历经五十年坎坷,他童稚时所.见的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仍不能忘怀,足见舞蹈家表演感人之深。据说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还曾经使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从中悟出书法之真味,从此书法有长足的进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