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革命故事,赏烂漫桃花
文/李天翼
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地方,被称为“中国南方的抗战中心”。1941年,陈毅将军和刘少奇政委及其他五人受令重新组建新四军,其军部就设在盐城的泰山庙,于是有了“陕北有个延安、苏北有个盐城”的说法。新四军军部重建后,历史上著名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在盐城设立华中分院,并由刘少奇政委担任校长,他们迅速深入根据地展开革命工作。舞剧《烽烟桃花飞》就是以此为背景,讲诉了一段华中鲁艺师生用文艺枪杆抗击侵略的故事。
剧中四位主人公皓、苹、轩、仪,为了心中共同的革命信念来到盐城,来到“鲁艺”,他们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用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首动人心扉的生命赞歌。
舞剧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剧中并未出现任何一个反面角色的具体形象,而是完全通过音乐和舞美的烘托,以及演员精彩地表演,塑造出一个意想中的、抽象的敌人的形象,让人拍案叫绝。其次,剧中纱幕和绸子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绸子都在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场景之下不断转换着其象征意义,革命、鲜血、希望、生命等等这些含义都被完美地诠释了出来。再次,剧中铜人的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开场时在红色的灯光下,一群革命英雄的“铜像”屹立于舞台之上,让人肃然起敬。而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这些“铜人”在舞台上“活”起来时,一下子让人回忆起了那段难忘的历史。这样的艺术处理,不仅很好的衬托出四位主演鲜明的形象,而且让观众以一种回忆的视角,品读着舞台场景中的每一次虚实转换。
在世界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由江苏省盐城市演艺集团出品,江苏省盐城市歌舞剧院演出的这样一部舞剧,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邀请到了国内顶级的制作团队,并带领盐城市的工作团队共同完成了这部呼唤世界和平、突出真挚情感的《烽烟桃花飞》,带我们回到那个战乱的年代,去感受华中鲁艺的抗日英雄们的无畏与浪漫。
主创人员:
出品人、艺术总监:曹利卫
总导演、编舞:邓林
编剧:江东
作曲:刘彤 丁冕 赵程
艺术监督:李祝岗
导演助理:徐金峰 蔡琳娜 邓镇洋
舞美设计:张定豪 刘小舟 朱韵秋 严琨
灯光设计:秦玉山 黄庆华
人物造型与服装设计:许茗 倪玲
舞台摄影:刘海栋 王拥军 万者进 周晨阳
主演:石雪函 刘敬 杨晶晶 杨思宇 (A组)
周小雅 王朝永 刘瑞祺 谢严锋 (B组)
摄影师:刘海栋
|
|